close

今天的晚餐明明就是好吃的鮮魚煨麵,我卻食之無味,腦海裡不斷重複著「反應序列」的英文,看似可以合理解釋選制變遷,但卻不知該如何使用,這樣會嚴重拖延生產出價購的時間。利用一天的時間,想辦法再給老師不一樣的東西。畢竟昨天晚上寄給他看的內容,像垃圾。再加上內心一直過不去怎麼可以利用「自我強化序列」解釋制度改變,這明明是用來解釋制度穩定發展的概念。

我究竟想要說什麼?HI的制度變遷路徑依賴究竟是如何產生?利用台灣案例解釋,具體的問題是指小選區變遷的路徑依賴如何產生的?如果是這樣,這是否算是制度創設而不能算是制度變遷,因為舊選制轉變為新選制的過程已經翻轉原先制度設計精神,已經是轉變為另一個路徑。

小選區的制度選項在過去國發會議以及政府改造都只是政策建議,稱的上做出制度選擇嗎?還是2004年才篹是展開小選區路徑的起始點?我覺的反而透過反應序列比較能夠解釋制度變遷,正反應與負反應動態衝突過程比較能看出制度面臨挑戰拒絕改變的過程,最後產生一個結果,這個結果很有可能是制度的延續,也有可能是另一個路徑的開始。

架構一直無法確定讓我非常煩躁,連去聽今天下午名人演講的勇氣都沒有。晚上照表操課的填飽肚子後,遇到計劃案的學妹,她無法理解我為何這麼焦慮,就如同我也無法理解她不是也要趕期中報告,為何可以悠哉的去聽演講。煩躁的思緒,讓我很想利用什麼東西可以發洩,例如運用果汁機打碎芭樂,或者是切芭樂之類的無厘頭的想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vianX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